我们常用“我懂你的感觉”这句话来让对方好受一些。一般来讲,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你就应该这样回应”,并且相信真的就应该这样,这样回应是有帮助的。
然而,共情的关键并不是要回应给对方一模一样的体会。共情帮你了解真正的痛苦和恐惧是什么,了解那种感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说“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听起来又有点无视当事人的痛苦和独特体会。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刚刚拿到诊断书的体验和患病10年之久的体验显然非常不同。
你关心的这个人实际上是什么感觉呢?
就算你经历过类似的事,不问还是不会知道。我们知道开口问很难,下面有一些你可以尝试的方式。
试着问“你怎么样”
这听起来很平常,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很难开口问别人怎么样。
很多人不确定多亲近的关系才可以问对方过得怎么样。直觉很可能会告诉你别打听。练得多了,对于能否开口的判断就会有改善,问这句话就会更自然、更频繁。
事实上,绝大部分人,甚至不打算真心回答你的人,都会感激你问这个问题。
“你怎么样”是最简单的搭话,因为:
它体现出你记得并且关心对方现在的经历;
如果对方不愿意深聊的话,也不会有很大压力。
一位女士讲述了她的同事如何回应她失去母亲的事:
当我回到工作岗位上时,没有人提这件事。跟我关系不紧密的人不提也没什么,但连我当作朋友的人都只字不提,尽管我理解提这件事可能会尴尬,但这还是让我感到伤心。
如果你认同问“你怎么样”的意图是好的,你还可以说下面一些话,表现出你真的希望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想法(但并不是逼迫对方):
1. “你觉得是什么情况?”或者“你觉得进展如何?”
这两句能很好地替代“你怎么样?”这句话,因为这两句话给人更多可以回应的空间,所以我们要经常练习。因为对方可能正一直想着医疗保险、律师费,或者想安静一会儿,而不是表达深层情感。
2. 你今天怎么样?
脸书(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丈夫突然去世后,在脸书上分享了一个人与人联结的帖子。她写道:
“虽然一句简单的‘你还好吗?’背后几乎永远都是好意,但是如果说‘你今天还好吗?’总会更好一些,因为这个人知道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撑过每一天。”
随时可以说的话
把这些话放在口袋里
随时拿出来用
● 你想聊聊吗?
● 并不无聊,我愿意听。
● 你觉得怎么样?
● 你现在怎么样?
● 这一定很不容易,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 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 过去我见过你经历挫折,就像现在一样难,我知道你可以战胜它。
● 了解这些确实改变了我对你的感觉,我觉得你更美更有勇气了。
● 我尊重你。
● 我爱你。
小举动,大影响
有一天鲍里斯在熟食店看到了昇(他至少比较肯定对方的名字是昇)。他们以前曾经是同一个自行车队的,鲍里斯一直都很喜欢他。他刚想要打招呼,突然想起来他听说昇的父亲最近去世了。
他充满了困惑。仅仅是在商店里远远地看,就能看出昇精神不太好,但是鲍里斯也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因为尴尬到不知说什么好,鲍里斯用现金付了钱赶紧离开,这样就不会撞见他了。但鲍里斯不是就这样解脱了。剩下一整天,他都无法不去想昇的面孔,所以当晚,他找到昇的邮箱地址,给他写了封邮件:
“我今天在商店看见你了,但是不敢和你说话。听说你失去了父亲,我真的非常难过。我简直无法想象那会是什么样子。我真的非常抱歉。”
鲍里斯在打退堂鼓之前点击了发送。
第二天早上,没有收到昇的回复,鲍里斯还在担心自己的邮件是否有何不妥。但在下午异回复了:
“嘿,那确实特别难熬,比你能想象的都难熬。但是你的邮件真的帮到我了,真的。谢谢。”
鲍里斯不会为逃离熟食店而骄傲,但是他很庆幸自己发了那封邮件。事实上,这比他想象的容易。
有时候妨碍我们提供安慰的并不是我们不够在乎,而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精力来起任何作用。
请你用心记住:提供安慰并不是要从此引领对方的人生,也没有要求你之后再付出更多。
如果你当下最想要付出的东西对方并不需要,你的好意(虽然没被接受)也比扭头走开好。如果你还在为自己付出不够多而感觉纠结,记住:你可能已经做得很棒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