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排名全球第十位的是俄罗斯,台湾地区的制造业增加值排在全球第11位。由于俄乌战争,俄罗斯的制造业发展前景不好,所以台湾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全球十大制造业经济体之一。

如果我们看台湾地区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会发现远远高于全球其他发达经济体。

2021年,台湾地区制造业占它GDP比例高达32.88%,而同一年中国大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是27.4%。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是18%-20%,英国、法国、美国就更低了。

不仅如此, 台湾地区制造业占GDP的比例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是在不断上升的。从2011年的28.27%上升到了2021年的32.88%。

如果把工业计算进来(包括制造业,还有燃气、电力、供水等产业)台湾地区2021年的工业增加值的GDP占比是37.95%,同一年,中国大陆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是32.58%。

3

芯片产业带动下的强大制造业

众所周知台湾地区掌握了以芯片为中心的高科技产品和强大的电子制造业。

从苹果产业链去分析,它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业和全球大部分的芯片代工产能,不仅如此,它还有发达的电子代工企业以及电子零部件企业。

即使今天,中国大陆很多地区第一大出口企业任是台企,比如山西省、河南省、江苏省、四川省、上海市、重庆市。

其中山西、河南、四川的第一大出口企业都是台湾企业富士康,江苏省第一大出口企业则是位于苏州的台湾名硕,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

上海市和重庆市的第一大出口企业也是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的台湾代加工企业,达丰电脑。

虽然广东省第一大出口企业是华为,但富士康排在第二位;山东省第一大出口企业是海信,但烟台富士康也排在第二位。

从这可以看出来, 台湾地区制造业对中国大陆的代工企业和就业有多大的影响。

台湾地区作为经济体,尽管地方小、人力资源少,但是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大陆的人力资源,在大陆设置代工企业。这让它掌握了通过少量的管理层就可以管理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大型工厂的能力。

通常我们认为代工厂就是组装厂,利润率低,没有技术含量,这只是一方面。但是,如果代工厂的规模足够大,规模总量也就形成一种竞争力。

产能大,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要求则高,这种能力同样可以让台企在越南和印度,也建立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产能。这也是这些年,台企始终站在全球电子代工顶峰的原因之一。

4

台湾制造业的弱点

制造业占GDP比重高, 中国大陆很多地区的第一大出口企业都是台企,这些都是台湾制造业的优势,那弱点是什么?

研究台湾地区的股市市值,会发现此地区制造业产业其实非常单一化,数据如下。

以台股2023年3月7日收盘时的市值来看,台积电是台湾市值最高的公司,一家公司的市值占据整个股市27.58%,超过四分之一。

这数字远远超过第二名做电子产品代工的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的市值占台湾股市的2.95%。

同时,台湾股市市值排名第三、第八、第十三的企业,分别是联发科、联电、日月光,这三家公司都是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

除了芯片产业,台湾制造业还靠什么支撑?

台湾市值排名靠前的非芯片公司有如上图所示,其中前16名有四家公司,台塑石化、南亚集团、台塑集团、台化公司,都是石化类的企业,均隶属台塑企业集团,它们的市值加在一起,占到了台股的5%以上,比排名第二的鸿海集团2.95%高了不少。

由此排名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制造业除了金融类公司之外,就是以台积电、联发科、联电和日月光为首的台湾芯片产业,和电子代工为中心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以及台塑企业集团为代表的塑胶石化工业,其他的产业其实规模相对都比较小。

像捷安特自行车,属于世界知名品牌,拥有该品牌的巨大集团一年营业收入200亿人民币,而食品行业的统一集团经营已经主要在中国大陆。

可见只有芯片产业的高技术含量相对突出,而在其他领域体量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比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制造、医疗器械和制药业等等,都没有强大的台企存在。产业单一化是台湾先进制造的一大隐患。

5

两岸产业竞争

台湾地区的群创光电、友达光电向中国大陆大量出口显示面板,而该产品中京东方,视源等已完全可以自产,这些势必会被逐步被替换。

而比如电子行业的被动元件:电容、电阻、电感这些电子元器件,水平最为先进的实际上是日本公司,台湾公司处于中游水平,中国大陆公司处于中下游水平。

中国大陆的电子品牌厂家势必会通过订单倾斜,来扶持本土被动元件企业逐渐替代台系产品。

当然还有各个电子代工大厂,都是会逐步从不同层次实现对于台湾代工大厂的替代。

对短期内难以做到替代的产品,比如台积电制造的先进制程工艺芯片,一方面大陆企业正在投入研发,另一方面中国大陆需要做好库存预案,防止2018年中兴被美国芯片断供而业务休克的情况再次发生。

可见产业单一化是台湾的一大隐患,如果中国大陆能够在高科技含量的芯片产业有所突破,提升电子代工产业的竞争力,逐步用本土产品对台系产品进行替代,会对台湾地区的制造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当然,如果从能量与信息的角度出发,今天中国大陆先进制造业最应该关注的区域其实是我们后面要说的越南与印度的制造,过度关注台湾地区的问题或许回过头会发现丢了西瓜捡芝麻。

来源:公家人必读

2023年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

将于9月18-22日召开

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