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的“党内民主”一样吗?
天气预报: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中西的“党内民主”一样吗?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小五:上周,小五带大家抢先看了六中全会的干货福利。下周,党的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将要在北京召开啦,这次会议将专门研究从严治党的问题,从而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我们可以注意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本次会议也注重发挥党内民主的作用。西方各种政党也成天嚷嚷着“民主”,那么,西方政党的党内民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党内民主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有何不同呢?

  一、什么是党内民主?

  小五:要比较中西党内民主的不同,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民主的一种形式,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民主,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和独特内容。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由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利。正如列宁说的:“党内的一切事务由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并且,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它意味着:

  首先,党员权利是平等的。党员是党的主体,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的一切重大事务。所有党员在党内一律平等,都有平等地参与党内各种事务的权利,这是党内民主的精髓和核心,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党员权利的平等,也就意味着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年龄,在党内的地位是平等的,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决不允许有超越于组织和其他党员之上的组织或家长式的人物存在。

  其次,组织结构是民主的。政党是由各种机构和组织体系构成的统一体。这些机构和体系是不是按照民主原则组织起来,是判断政党特质的有效尺度。现代政党制度的运作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这种组织结构上的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形态,是党员权利得以实现的载体,它具体体现在党员大会和代表大会、党委会、选举制度、罢免制度、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中。

  最后,运作形态是民主的。党内民主除有健全的制度,还要有党内的民主运作。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的有效离不开民主的运作。如果没有民主的运作形态,再好的制度也会受到侵害。而党的活动方式和组织生活的民主化,也是党内民主实现的程序性保证。这种运作包括党内事务的公开原则、讨论原则、多数决定原则、集体领导原则等。

  二、中西先驱论党内民主

  1.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一向重视民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列宁强调:“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重视党内民主。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有一节专门论述党内民主问题。他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泼,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内民主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政治原则和制度,是党的肌体和运行机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党的活力源泉。历史证明,执政党的党内民主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党的活力和创造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人民民主的发展。

  2.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理论代表人物怎么说?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意即多数人的统治。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民主权”原则和“主权在民”学说,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理论,并成为资产阶级政党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有力武器。现代政党是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因此,以赢得选举为目标的西方各政党在内部的运作上有一套规范的制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党内的集权趋势有所弱化,而党内民主制度化的趋势在加强,有些甚至以《政党法》这样国家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在民主政治的大环境下,西方政党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三、党内民主的中西差异

  小五:党内民主问题是中西政党十分重视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比较起来,西方民主政治框架内的党内民主无论是动力、目标和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政党都是不同的,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不少差异。

  1.动力上的不同在动力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是由党的性质和担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了党的内部必须是民主的。而且,党是广大党员按照自愿原则结合起来的、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的组织,它的各成员之间必然是平等的。如果一个宣称为民主而奋斗的政党,在自己党内却排斥民主原则,是不可理解的。党内民主,是决定共产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因素,在党的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全过程。而世界上大多数政党从起源看,谋求的都是一党一派的私利。只有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才能把许多有志于参与政党事务的民众吸引到自己的组织中来,把因社会分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纳入自己的政治体系,得到各个社会集团稳定的政党认同,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支持,增强政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因此,他们发展党内民主是增强政党的影响力、吸引力的需要。

  2.目标上的不同在目标上,西方主要政党为了达到扩大影响、上台执政的目标,必须赢得选民的支持。各国政党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改善公众形象,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原则上的不同在原则上,中国共产党在强调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强调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不仅如此,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运作也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在决策环节,西方政党的全国性组织和党的领袖在党内决策的作用十分明显,通常是由代表大会对党的现状和政策发表意见并作出决定。党内各派系出现重大分歧和矛盾时,这一特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机制是民主集中制,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西方政党党内利益的分化,使得他们党内有派别的现象十分明显,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是作为严格的纪律要求恒定的,绝不允许党内派别的存在。

  4.执行环节上的不同在执行环节上,西方政党的行为特点总体比较松散,虽然也有党内纪律,但约束的作用有限,在执行力上普遍不如中国共产党表现得集中而又统一。在入党条件、干部选拔、领袖的产生上,也明显的和中国共产党不同。西方政党一般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也没有非常严格的组织纪律,因此,党员的身份也是不固定的。党员的标准,总体上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比较模糊,弹性较大。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政党的先锋队标准来要求党员的。西方政党各级干部的选拔通过竞选,中国共产党是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内选举。西方政党的领袖也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制选举。在党的决策、党的干部以及党所推荐的各种公职候选人等问题上,各政党都建立了严格的投票制度和选举制度,为保证党内选举的公正性,一般都有相关的监督机构,在保证党员的权利方面,有的甚至都建立了仲裁机构。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条件,是党提高自我完善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人民民主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党内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制度来安排。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员对党内的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才能凝聚全党的意志和力量,使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站在时代前列。

  5.党内民主发展侧重点不同目前,西方政党的发展重点之一是扩展直接民主,使党员直接参与党务。如在人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政党允许党员直接参与领袖及国家公职候选人等重要选举;在决策领域对全党公决的运用也渐次增多,不少政党将关系政党定位及可能引发党内分裂的问题如党章修改及重大改革方案等付诸全党表决。另一重点是扩大政党领导层的代表性,增加女性、少数族裔及年轻人的比例,例如,德、法及挪威等国政党对女性候选人及当选女性的比例做出规定,如德国基民盟建立女性配额制,女性在基民盟的官员和议员中至少须占三分之一。

  相形之下,中共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是构建和完善代表制民主。中共发展代表制民主多年,思路总体受限于“领导本位”,即以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的民主建设为重点。至十七大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本位”成为一种新的路径选择。党员对党务的有效参与将使代表制民主拥有更加广泛和牢固的基础,不过,若使其权利真正得到保障还须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例如对作为代表制民主主要表现形式的党代表大会制,须解决代表选举不规范等问题,以使选举真正体现普通党员意志,另外还须理顺大会各种授权关系,改变权力过度集中于领导人的现象,使党代表、全委会及常委会充分发挥作用。

  6.党内竞争形式不同西方政党内的竞争多以派系为主体,派系在西方政党内一直有生存空间,不少党最初便由多个派系联合组建。派系组织化程度有高有低,高者宛如党中之党,低者仅是松散联络的小群体。由于派系以共同的政策主张或权力追求为形成基础,因此,党内竞争的两大领域――人事领域的选举竞争与决策领域的政策辩论多表现为派系竞争。派系以集体力量表达诉求,其相互间的竞争与辩论使政党有了比较的自由,但派系争斗会使政党陷入严重内讧甚至出现分裂,因而其影响是双重的。

  相形之下,中共禁止以派系为主体的党内竞争。派系在中共历史上从未有过合法生存空间。民主必然带来竞争,目前,党内民主尤其选举民主已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展开。如何使竞争着眼于党务及国家治理,使其成为一种民意表达渠道,一种使有才华的个人脱颖而出的工具,从竞争理念的确立到竞争机制的设计均需政党主动加以应对。

  7.党内民主发展态势不同西方政党党内呈现民主化与集权化共同发展态势,明显体现在党代表大会功能的演变上。大会曾是政党重要选举及重大决策机构,但其权力正出现分流,部分权力下移至普通党员,部分上移至党领导层及议会党团,大会的决策功能普遍弱化,选举或批准选举成为其主要任务。民主化与集权化并存表明西方政党在党内代议制民主长期发展之后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向直接民主发展,此阶段的任务之一是恰当运用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两种形式,任务之二便是在民主已有较好基础之上平衡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不可偏废,政党不仅需要民主来增强合法性与支持度,同样需要集中保证效率与权威,两者的相互制约是西方政党内民主化与集权化并存的重要原因。

  相比西方政党,民主化是中共党内压倒性发展趋势。多年来中共权力运行以集中为主,民主与集中处于失衡状态,由此滋生很多问题。鉴于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集中过多而非民主不够,因此,进一步发展民主,平衡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中共改革党内权力运行的一大趋势。从近年实践看,中共在基层发展直接民主,如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直选;在中高层发展代表制民主,如中央委员实行一定比例的差额选举,完善分工合作的集体领导制等,党内民主呈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8.党内民主的地位不同。在西方国家,党际竞争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及民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内民主更多是政党在激烈竞争中加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相形之下,发展党内民主对中共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政党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党的生命的问题,而且还被赋予推动人民民主发展的使命,其地位更加重要。

  四、中西政党党内民主的共性

  小五:中西政党党内民主存在上述差异的同时,也有很多共性。

  从对民主的解读及相关制度设计看,双方均把党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党务作为主要内容,因而在具体制度设计方面有一致之处,如重视建立完善选举、监督及分权制衡等制度。从功能上看,发展党内民主有助于树立民主政党的形象,有助于纳用精英,保持组织的廉洁与凝聚力,有助于及时把握民意舆论,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等,这也是双方都重视它的原因。从发展方式看,双方均采取渐进方式逐步拓宽实施民主的党务领域及深化民主程度。从发展程度看,因民主与集中各有助益,缺一不可,因而对双方来说党内民主都有发展限度,至于如何界定这一限度,则需政党灵活加以决策。

  小五:中西政党在党内民主问题上存在上述共性与差异,一方面表明民主发展有其共有规律,另一方面也表明双方的发展因党情国情不同也有差异。事实上,不仅中西政党间存在差异,西方政党间因政党自身的文化、发展史及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不同,其党内民主的程度及措施也有很多不同。因此,他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党本国的具体情况。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